(本网讯)今天(5月11日),郑州全市小学各年级全面复学,小“神兽”们终于回到熟悉的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经过紧凑、有序和温馨的入校入班流程后,学生们在教室里迎来久违的“开学第一课”。
送你一支向日葵,愿你“向阳而生”;播报国内外疫情资讯,咱大事小事都关心;疫情教会我们什么,学生上讲台来分享……在郑州各校各班这一系列“操作”中,有温馨、有感动、有思考,我们也看到了“料足”的“开学第一课”。
这一课真“香”
管城区东关小学三年级九班班主任周凯为学子准备礼物
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七步洗手法”
这个学期,“开学第一课”的内容早就不同以往了,形式也让人“捉摸不透”。这不,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不上文化课,各班有各班的“课程”安排。
“周老师,我想你啦!谢谢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在管城区东关小学三年级九班,学生的兴奋之情难以掩盖,除了重回校园的喜悦,在每个人的座位上还有一份特别的“礼物”等着他们。
“礼物不大,主要是想让孩子的新学期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让他们更易于投入校园生活中。所以,我们班的‘开学第一课’就是让孩子放松心情,在花香中开开心心地过完这一天。”该班班主任周凯介绍道。这份“礼物”是一支向日葵和学生文具小礼包,由周凯提出想法,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
小小礼物寓意着学生能够“向阳而生”,夏日的阳光雨露更加滋润祖国未来的花朵茁壮成长。除此之外,东关小学根据学生年龄差异安排了“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开学第一课”有洗手、饮水、如厕等场景的演练,在班级内老师和学生一同讲解和演示“七步洗手法”;四、五、六年级则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班级内老师组织大家做室内保健操和心理疏导小游戏等。可谓是班班有亮点,班班有特色。
这一课料真“足”
二七区政通路小学学生收听收看《蝈蝈老师与你共战“疫”》
上好“开学第一课”
“在危难时刻,民族需要以院士精神为代表的科学担当,需要以白衣天使精神为代表的奉献担当,需要以解放军精神为代表的使命担当。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应是我们未来的向往。”5月11日上午,在二七区政通路小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景松峰号召学子要有家国情怀。
正如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言,学子不但要读好书,更要关心国家命运。在二七区政通路小学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中则处处体现其深意。
开学仪式中,学子收听收看了老师制作的《蝈蝈老师与你共战“疫”》课程,这是自疫情以来政通路小学开展的“停课不停学”系列视频校本课程之一,至今已播出90期,内容则围绕疫情资讯和学生抗“疫”来展开。
自采、自编、自拍、自制、自播,这可忙坏了课程主持人郭亚娟老师,“特殊时期,学校号召全体教师行动,不管有多难,我都要参与其中。今天的‘开学第一课’就像假期里一样,我们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郭亚娟说道。
据介绍,除了《蝈蝈老师与你共战“疫”》课程,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中还有杨曼依老师主持的《童心读书会》课程,赵露老师主持的《发现“战疫”之光》课程。“后期,学校要把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整理成册,成为我们学校的思政课蓝本,做到真正的‘把灾难当教材’。”校长景松峰表示。
也正是因为学校的重视,教师的积极参与,才有了政通路小学“料足”的“开学第一课”。
这一课“我来讲”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懂得了什么?你对疫情怎么看?今天,郑州这所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也是不讲语文,不讲数学,让学生成为“主角”,讲讲他们的所感所思。
郑州市实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
学生讲述中
“一场疫情,让中国力量被全世界看见:30多家口罩企业复工,产量一天达到800万只;10天建好34000平方米,能容纳1000人的‘火神山医院’……”郑州市实验小学学子在“开学第一课”纷纷走上讲台,积极表达,展现风采。
郑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不仅有表达自己心声的愿望,更有作为“我是新闻发言人”的能力。据了解,疫情期间, 为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激发大家的表达欲望,该校特意搭建一个“我是新闻发言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子在语言中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在讲述中表达对抗“疫”工作人员的敬佩,在故事中思考自己的担当和责任。同样,这也促成了“开学第一课”上莘莘学子语言魅力和思辨能力的展示。
正如郑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于乐寄语学子那样:“心存感激,行能自律,责有担当,学通天下,必成国之栋梁。”相信这一课,学生们会学到更多、懂得更多。
精彩还在郑州各个校园上演……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学生齐读《论语》;惠济区艺术小学对学生进行在校一日生活标准培训;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实战演练;中牟县黄店镇中心小学“病毒”卡通人物向学生讲解新冠病毒的“身世”;经开区六一小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国教育……郑州各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不只停留于开学第一天,“美好教育”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