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为中职院校的基本课程之一,针对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数学自身比较枯燥,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具备较强的积极性,导致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幼教专业学生而言,大多数为女生,自身对数学兴趣相对偏低。目前的教学手法,主要是照本宣科是填鸭教学,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和幼教专业联系不大。为了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在开展中职数学教学课程过程中,教师需要可幼教专业实际情况采取情景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数学教学和其专业的联系性,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本文就结合中职数学课与幼教专业课程教学结合意义,重点探究中职数学课与幼教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对策,具体如下。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幼教专业;情境教学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表的教育改革纲要,要想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需要把服务当作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职院校数学课,不能只是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对幼教数学专业有着较深的认识,掌握更多数学教学技巧。针对中职较幼教专业的数学教师而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结合幼教专业教学要求,通过给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数学课教学质量,从而幼教专业的学生掌握公更多的技巧,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中职数学课与幼教专业课情境教学的结合意义
针对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出现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的状况。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使得整个教学氛围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教学效果。而通过把情景教学模式,应用到幼儿专业数学教学课程中,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学习意识,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数学课有序进行[1]。
二、中职幼师专业数学教学现状
在幼教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设有钢琴课、舞蹈课、声乐课、手工课等。并且从事幼教专业的人员多为女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手工课、声乐课等这些科目逻辑思维比较薄弱,更利于女生学习。而数学则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虽然在每个章节都涉及了现代信息技术等内容,但是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缺少职业训练。基础模块教学没有根据幼师专业适当添加与幼儿教学相关的数学案例,幼师教育特点没有在数学课中充分展现,造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离。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幼儿数学教育相对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的数字加减等计算,对数学课的兴趣相对偏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中职院校文化课教师,均为师范专业毕业,学习的专业较为单一,在以专业训练,就业导向为主的中职院校中,展现出的专业知识层面比较狭窄[2]。在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专业就业方向的情况下,不能把数学知识和幼教专业充分结合,使得数学课实用性不强,让学生不能感受所学知识在今后职业中的应用效果,使得。幼师专业学生数学水平偏低,影响幼儿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和发展。
三、中职数学课与幼教专业课情境教学的结合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在大部分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眼中,把数学当做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而对于该阶段学生来说,其大脑皮层兴奋性相对容易调动,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在对幼教专业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通过把情景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应该根据学生主观情况,科学设定教学方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因为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均以信息化教学为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等设备进行网络教学,有效实现教学的创新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适宜性原则
数学作为一项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提出了一定考验。通过实践得知,教学情景中的适度表达,能够有效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建相应的教学情景,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水平进行设定,保证设定的教学情景满足学生基本要求,不会造成学生学习心理负担的加重,损害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创建教学情景过程中,不可过于形式,而是实事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启发性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在创建教学情景过程中应该具有启发性特点,也就是向学生明示或者暗示问题的思考方向和处理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定档案,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之后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将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进行细化处理,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顺学生学习思路,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四、中职数学课与幼教专业课情境教学的结合对策
(一)结合实际,创建教学情境
从数学自身角度来说,部分数学知识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抽离出来,且一些数学概念更起源于我们实际生活中,如此可见,数学和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中只有幼师专业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抽象性将会导致学生思维紊乱,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比较深奥,不利于学生理解,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所以在中职幼师专业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留意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根据实际生活进行情景创建,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我们实际生活中,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理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椭圆数学知识,就是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条绳,两枚图钉,在纸板上将两个途径进行固定,让两个图钉的距离小于绳子的长度,让学生用一支铅笔拉直绳子画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趁热打铁,通过让学生改变绳子长度,让学生观察观察不同长度绘画出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创作,能够让学生对椭圆定一有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印象。
(二)根据内容,实施情境教学
从幼师专业角度来说,对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女生数量多的状况,教师需要适当增加或者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尤其是根据幼师专业课程,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引入所学专业相关内容。例如在基础模块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可以根据1~10的顺序,通过安排学生手工制作,制作一些数学卡片等道具。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过程中,您可以安排学生制作一些幼儿教学工具,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
(三)渗透价值观,传播数学文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教授业,还要教书育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品格。在中职幼师专业数学教学过程中,每讲解一个公式推理都要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科目比较,数学专业自身具备的抽象性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幼师专业课中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入知识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基础模块数学知识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对属于一个集合的数学内容进行归集;在讲解指数函数相关知识,可以把声音计量和噪音等,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安排学生声乐判断,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讲解立体几何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立体几何的各种美[5]。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实现数学文化的传播。
(四)加强选择训练,完成教学实践
在情景教学中,不但要强调“情感”,还要重视“学以致用”。在中职幼师专业教学中,教学应该把训练学生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为核心,全面贯彻实践教学课程,把现在所学的知识和今后职业发展充分结合。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上课是其职业中重要内容。说课是一个比较良好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准备,如大、中、小班的数学,要求学生通过声乐、绘画、手工等教学内容充分组合,适当添加专业技能元素,让数学课更加丰富多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相互合作,一同完成幼儿数学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根据说课内容书写教学方案,录制学生教学整体情况,之后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学生一同讨论其他学生上课过程中的不足和优势,在交流过程中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把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会制成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快速找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一系列模拟练习,能够让学生对幼儿教育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明白数学并非是一项单一的课程,需要各个知识的合理应用,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今后步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景
在数学教育中,涉及了大量和数学相关的故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数学故事融入其中,通过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故事情景,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二项式定理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二项式定理的来源,通过讲述二项式定理发展,创建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先人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精神[6]。并且还可以利用各种数学故事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学习不等式公式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减少时间消耗,利于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幼师,数学教学通过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把专业课知识当作教学要点,给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组织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给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环境提供条件。